“收到報修,立即出發!”5月12日正午,綏寧縣工業路聯紙廠路段地表溫度逼近40℃,DN200供水管道接口因熱脹冷縮突然拉裂,清泉般的自來水噴涌而出,剛放下飯盒的陸群抓起安全帽沖向搶險車。
作為縣自來水公司管網股股長,這位新晉“湖南省勞動模范”又一次在高溫“烤”驗中沖在了最前線。他一邊通知客服中心發布停水通知,一邊帶領隊員攜帶熱熔機、搶修節等設備抵達現場,不顧汗水浸透工裝,率先跳入作業坑排查漏點,3個小時連續作業后,管道修復完畢,沿線居民家中的水龍頭重新流出清涼自來水,而他的藍色工裝上早已結出鹽霜。
在綏寧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這樣一個身影:身著藍色工裝,手持測漏儀,穿梭於城市管網之間。他就是綏寧縣自來水公司管網股的陸群,一位用17年青春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的共產黨員,2025年新晉“湖南省勞動模范”。
2008年,陸群脫下軍裝,轉業到綏寧縣自來水公司。面對陌生的管道安裝維修領域,他以軍人特有的堅韌從頭學起。“剛接觸這行時,連閥門型號都認不全。”陸群回憶道。但他白天跟著老師傅在工地實操,晚上抱著專業書籍啃到深夜,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管道走向、維修技巧和應急方案。
2017年,邵陽市供水行業青年職業技能比武大賽上,陸群憑借扎實的功底和精湛的技藝,在管道安裝項目中一舉奪魁,斬獲“邵陽市技術能手”稱號。評委驚嘆:“他的操作就像精密儀器,誤差不超過毫米。”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態度,讓他從一名學徒成長為管網維修的“領頭雁”。
作為管網股股長,陸群深知供水管網是城市的“生命線”。他帶領團隊累計安裝管道6.5萬余米,完成維修搶險1.25萬處,平均每天處理2次突發故障,開展管網巡查測漏570余次,將年漏損率從20%壓降至8%以內,每年為公司節約水資源數百萬立方米。
2019年寒冬,綠洲大道DN200主管突發爆管。陸群趕到現場時,閥門井積水已達半米深。為爭取搶修時間,他二話不說跳進冰冷的水中,俯身關閉總閥。當他渾身濕透地爬上來時,嘴唇已凍得發紫,卻顧不上換衣服,立即投入管道搶修。“那一刻,我隻想著早點恢復供水,讓居民用上熱水。”
2020年起,陸群牽頭實施36個老舊小區供水管網改造。面對施工空間狹窄、管線錯綜復雜的難題,他創新採用“分段施工+錯峰供水”模式,既減少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又提高施工效率。在林海路改造中,他連續10天駐守工地,協調解決技術難題,最終提前3天完成任務,保障了市政道路如期通車。
在改造過程中,他始終把居民需求放在首位。一次施工時,一位老人家中水龍頭突然失靈,陸群得知后立即放下手中工作,趕到老人家中更換配件。“陸股長就像我們的‘水管醫生’,隨叫隨到。”居民們紛紛點贊。
2024年,公司引進管道沖洗設備,陸群主動請纓制定沖洗方案。他帶領團隊耗時一個月,摸清城區120公裡供水管網的“家底”,繪制出詳細的閥門分布圖。採用高壓水射流技術,對管網進行分段分時沖洗,清除管道內壁沉積物,水質濁度下降40%,二次污染風險大幅降低。
“以前靠人工巡查,現在有了智能設備,效率提升了3倍。”陸群介紹,他還推動建立管網數字化管理系統,實現漏水點精准定位,搶修響應時間縮短至30分鐘內。這些舉措讓綏寧的供水保障能力躍居邵陽市前列。
作為一名老黨員,陸群始終以“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為准則。他隨身攜帶的工作包裡,常年備著扳手、生料帶等工具,遇到居民求助隨時“接單”。同事們都說:“跟著陸股長干,再難的活都有干勁。”在他的帶領下,管網股連續5年被評為“先進集體”,2020年更榮獲“湖南省供水行業先進集體”稱號。
面對榮譽,陸群始終保持謙遜:“我只是做了一名供水人該做的事。”2025年獲評省勞模后,他在獲獎感言中表示:“這份榮譽屬於全體供水人。未來,我將繼續以匠心守護初心,讓綏寧的每一滴水都清澈甘甜。”
從轉業軍人到技術骨干,從“管道新兵”到行業標杆,陸群用17年的堅守詮釋了新時代勞動者的風採。他是城市供水的“守護者”,更是扎根基層、默默奉獻的“最美奮斗者”。正如他常說的:“管網連著千萬家,用心守護才能讓城市更有溫度。”(黃開龍)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