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以迅猛之势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低空经济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互联网技术与低空经济的深度融合,构建开放协作的产业生态,探索新模式、新业态。7月25日,2025中国互联网大会低空经济论坛在京举办,与会嘉宾通过思想碰撞与经验分享,共同探索低空经济创新发展的路径,为构建更加繁荣的产业生态贡献智慧与力量。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秘书长戴炜在会上介绍,近年来,我国低空经济在政策利好与技术进步的双重驱动下,迎来了蓬勃发展的快速增长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低空经济定位为“新兴产业”,明确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人工智能等新兴数智技术的赋能下,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飞控系统,能够实现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避障、精准定位与任务执行,大数据的应用帮助企业科学定制化低空旅游线路、满足特定需求的物流配送方案等,促进低空经济市场的拓展和繁荣。
此外,通信基础设施、动力系统、续航技术、全域管理平台等相关技术发展以及无人机在生产作业、交通运输、文旅体验、安防安保多个领域的场景应用百花齐放,积极助力我国低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载体。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深思实验室主任杨军表示:“低空经济肯定是个万亿级的产业。2025年很有可能实现万亿级,到2035年实现3.5万亿级,如果说有了科研支撑和保障,有可能2035年会超过3.5万亿级。”
杨军表示,要支撑新概念经济的安全健康发展,需要在研发端、人才端和标准进行突破。
中国互联网协会标准工作办公室主任、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专家续合元表示,国家叫它“低空经济”而不是“低空产业”是因为看重的不仅仅是它的飞行,更重要的是它作为国家未来战略性的发展方向。
“低空经济的发展具有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强,未来成长的空间非常大。”续合元表示。
此外,低空经济是一种新旧动能的转换,一个引擎。续合元介绍,目前的低空飞行应用,已经在工业领域,特别是像电力巡检,或者是石油管道巡检方面得到了应用。未来,低空经济还将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续合元指出,当前低空经济发展面临两大核心挑战:一是低空运行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二是空域开放程度有待提升。要推动低空经济突破发展,需要从三个维度发力:首先,加强安全装备研发和技术创新;其次,培育适应低空经济特点的新型服务产业;最后,构建支撑多元化应用场景的产业生态体系。
戴炜也表示,我国低空经济产业虽具备一定发展条件和基础资源支持,但仍然存在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仍待提升等问题,围绕下一步低空产业可持续发展,戴炜提几点建议:
一是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包含起降场物理基础设施、空中管理系统、信息基础设施、数字空域系统等多个方面的建设。例如在数据处理分析方面,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智能数据生态体系,涵盖低空经济各领域的数据格式、编码规则、数据接口等,确保数据的一致性与兼容性,便于数据采集、存储、传输与共享。
二是坚持低空科技创新引领。加强产学研协同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确保我国低空经济产业具有航空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制造能力,探索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低空产业的全方位赋能,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产业链的覆盖面和纵深度。
三是加强低空产业人才培养。低空人才不仅需要精通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专业技能,还需要掌握人工智能、信息、控制等前沿技术,并具备运营管理等多学科知识基础。建议未来进一步加大低空相关学科设置和建设,丰富教育与培训机制。
四是拓展低空产品应用与消费。要把低空经济和扩大内需相结合,加强前瞻性研判,深入拓展新兴服务、特色服务,布局新业态,破除需求侧限制低空消费的因素,在需求端培养新的消费习惯,促进低空经济走向大众消费市场。
“中国互联网协会作为我国互联网行业的社会组织,团结互联网与低空产业相关资源与力量,促进产业链各方在低空技术、空域管理创新、商业应用、产业协同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对话,为低空经济创新发展添加助力。”戴炜表示。
“为此,中国互联网协会计划于近期成立低空经济工作委员会。”戴炜透露,通过这个平台,政策制定者可以倾听产业一线的真实需求,科研机构能够找到技术转化的落地场景,企业主体得以链接上下游的优质资源,让每一份智慧都能在低空经济的蓝海中绽放价值。
新闻热线电话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广告招商电话 行政热线